一、学院概况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创建于2003年,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按照新机制、新模式77779193永利办的独立学院,属于本科层次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学院地处中原名城新乡市,现有校区两个,老校区位于新中大道中段。新校区位于新飞大道南段,占地面积1500亩,按照国内一流校园标准高质量建设,为河南省重点建设工程,现已建成建筑面积20余万平方米,另有近10万平方米将于近期开工建设,学院办学主体已转移至新校区。
学院教学设施齐全,建有生化类、机械工程类、文学类、经济管理类及公共计算机室、外语语音室等各类实验室100余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110处,图书馆文献总量157万余册。目前有本科专业28个,其中河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已形成涵盖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艺术学等八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格局。设有经济系、管理系、信息工程系、中文系、食品科学与工程系、生物与化学工程系、外国语言文学系、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法律系、艺术系、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和体育教学部等13个教学系(部)。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按照“引培结合、聘引同步”的原则,在培养自有师资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新乡市高校教育资源集中的优势,聘请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学院、新乡医学院等知名高校优秀师资,为学生授课,形成了一支以学院自有师资为骨干,驻新高校名师为支撑,行业(企业)专家为补充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可靠保障。现有专任教师6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00余人,具有硕士及其以上学位的教师500余人,全国优秀教师、省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省青年骨干教师、省优秀教师、省文明教师等40余人。
学院注重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遵循“让家长放心、使社会认可、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培养理念,狠抓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近三年来,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比赛中,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74项,省级奖项418项;学院考研率持续稳定在较高水平,先后有7个宿舍全部考取硕士研究生,起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河南日报》、《河南青年报》、光明网等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
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建院以来,共向社会输送了3万余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近三年,学院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均保持在95%以上,位居同类院校前列。学院就业质量逐年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能力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认可,部分毕业生已成长为党政机关、科研院所、教育战线、企业一线上的业务骨干,为我国尤其是河南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2019年,我院毕业生汪欣在南京大学攻读博士期间,以并列第一作者身份和课题组其他成员的研究成果在英国《nature》期刊上在线发表。
近年来,学院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社会声誉不断提升,招生录取分数连年攀升,2018、2019、2020年普通本科招生分数线居于全省同类院校前两名,办学质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学院先后获得“河南省‘五好’基层党组织”“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南省优秀民办高校”“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二、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满足学生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根本,以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想象力、创造力为抓手,不断深化艺术类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着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使公共艺术教育成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学院重视艺术教育教学
学院高度重视艺术教育工作,成立有公共艺术教育委员会,全面统筹、规划和指导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工作。设有艺术系和公共艺术教研室,负责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工作。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工作作为学院年度重点工作之一,将公共艺术教育经费纳入学院年度财务预算,认真开展各项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教育部下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文件后,学院积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文件精神,进一步认识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操和综合人文素质的主要阵地,也是高等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支撑材料:
附件[1-1]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
附件[1-2]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
工作基本要求》的通知
附件[1-3] 2017-2021年新科学院年度工作计划与总结
附件[1-4] 2017-2021年艺术系年度工作计划与总结
四、组织机构与管理
(一)组织机构
为了在学院实施公共艺术教育,全面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艺术,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大力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整体素质,2011年学院在艺术系设立了公共艺术教研室。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员的变化,2015年、2018年对公共艺术教研室的人员分别做了两次调整。其作为实施全院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组织管理机构,主要承担全院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教学工作,指导学生参加艺术实践活动。截至目前,公共艺术教研室现有主任1人,成员15人。
2014年学院为进一步加强对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的管理,成立了公共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由学院院长担任,委员会成员由院办公室、教务部、学生部、团委、组宣部和公共艺术教学负责人担任。学院公共艺术教育委员会、公共艺术教研室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统筹安排学院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和相关课外活动。
(二)网站建设
为进一步宣传公共艺术教育,推进学院公共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增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充分开发学生的内在艺术潜力,培养其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根据《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关于建设各系部网站的通知》,2014年5月,在新科学院艺术系主页增设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模块,作为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管理和各项活动信息发布的平台。2015年10月新科学院网站获得“河南省民办高校优秀网站”称号。
(三)管理模式
在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管理中,学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规范教学基础管理入手,通过提高管理水平,以确保教学质量,并按照《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基本要求》,每年把公共艺术教育纳入学院教学质量年度报告。
在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根据部门职能进行了科学分工:教务部负责课程安排和教学管理;艺术系、公共艺术教研室负责课程教学和社团艺术指导;院团委、学工部、各系负责组织学生参与各类艺术活动;组宣部负责宣传报道。各部门相互配合,通力合作,形成统筹安排、分级管理、责任到人、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和管理模式。
支撑材料:
附件[2-1] 关于成立公共艺术委员会的通知、关于调整艺术委员会
组成人员的通知、公共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职责
附件[2-2] 2017-2021年公共艺术教育委员会工作会议记录
附件[3-1] 公共艺术教研室成立的通知、关于调整公共艺术教研室
组成人员的通知、公共艺术教研室主任工作职责
附件[3-2] 2017-2021年公共艺术教研室会议记录及工作总结
附件[3-3]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网站内容摘要
附件[4-1] 2017-2020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附件[4-2] 2017-2020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公共艺术年度规划
五、公共艺术教育教学
(一)课程开设
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要求,学院公共艺术课程设置合理,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大纲规范且内容充实。结合学院艺术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将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纳入学分管理并写入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每个学生至少要获得公共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2学分,并修满规定学分方可毕业。学院已经按照教育部规定开足《音乐鉴赏》、《影视鉴赏》、《书法鉴赏》、《美术鉴赏》、《舞蹈鉴赏》、《戏剧鉴赏》、《艺术导论》、《戏曲鉴赏》8门公共艺术限选课程。
(二)艺术教育课程开设特色鲜明
学院根据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特点和发展现状,依托艺术专业教学,及时调整和更新公共艺术教学内容,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将新的艺术形式、艺术观念引入课堂教学。除了开齐开足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外,学院依靠自身学科建设、教师的特长和研究成果以及现有的教育资源,开设了各具特色的艺术任意性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对不同艺术类型的兴趣和需求。主要有:《形体训练》、《声乐演唱基础》、《大学生音乐与修养》、《中国传统美术作品欣赏》、《女生穿搭技巧(慕课)》、《服装服饰礼仪》、《插花鉴赏》、《计算机音乐入门 》等9门公共任选课程,鼓励学生挖掘和发现身边的民俗手工艺作品,进一步突出教学内容对当代大学生的适应性、针对性、新颖性。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本院的文化品位与格调,学院坚持主办“星空讲堂”,不定期的“星空讲堂”不仅丰富了大学生文化生活,同时开阔了他们的艺术视野,奠定了学生步入未来工作岗位的文化素养。这些选修课程及艺术文化讲堂的开设,让学生在学习当中接受艺术的熏陶,为艺术素质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
在教学质量监控方面,依据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结合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特点,要求公共艺术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有大纲、有授课计划、有教案、有成绩,规范了艺术课堂教学的相关工作。对于学生艺术社团的辅导,要求教师有辅导计划、辅导内容、辅导过程、辅导效果、辅导总结,保证了学院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教学督导办公室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评议活动,通过检查教师教案、听课、学生评教等措施,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把评教结果与课时酬金挂钩,与评优评先挂钩,并作为教师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
支撑材料:
附件[5-1]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本科培养方案(2018)
附件[5-2]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历届毕业生成绩单
附件[5-3]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课程教学大纲
附件[5-4]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督导记录、听
课记录、教研活动、教师评教、学生网上评教记录
附件[5-5]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公共艺术课程教案、授课计划、
课件、评分标准、试卷、学生成绩及试卷分析
六、艺术实践内容丰富,实践活动效果显著
学院在加强基本审美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提升学生们的艺术实践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艺术活动中,增加学生的审美体验和艺术创作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公共艺术教学的效果。
2017-2021年学院坚持每年开展不少于3次的校园艺术活动,同时不定期参加各类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展演活动,在河南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我院获三等奖2项。在第八届全国美育展评中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4项。(见表1、表2)
经过充分酝酿和精心准备,我院选拔了一批优秀作品和节目参加了包括校园书法、篆刻、摄影、美术作品大赛、校园器乐大赛、校园征文大赛、校园歌手大赛、校园舞蹈大赛等九个大项中的十三项赛事,获得了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2项、优秀奖一项,充分展示了我校大学生朝气蓬勃、奋发进取的良好精神风貌和近年来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的丰硕成果。(见表3)。
表1. 河南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 |
奖项 |
参演类别 |
作品名称 |
三等奖 |
朗诵 |
《闪耀吧,青春的火光》 |
三等奖 |
朗诵 |
《我的祖先名叫炎黄》 |
表2. 第八届全国美育展评 |
|
奖项 |
参赛人员 |
作品名称 |
|
美术类一等奖 |
赵玉 |
《树》 |
|
美术类一等奖 |
马腾龙 |
《归》 |
|
美术类一等奖 |
黄洋 |
《春意盎然》 |
|
美术类二等奖 |
李世纪 |
《浏阳河》 |
|
美术类二等奖 |
韩佳汝 |
《曲折的路》 |
|
美术类二等奖 |
陈思兰 |
《远巷》 |
|
美术类二等奖 |
牛夏琳 |
《小桥流水》 |
|
美术类二等奖 |
程娅盺 |
《日落》 |
|
美术类二等奖 |
马闻天 |
《等风来》 |
|
美术类二等奖 |
耿轶 |
《天》 |
|
美术类二等奖 |
孙路明 |
《薰衣草》 |
|
美术类二等奖 |
郭晓文 |
《雾霾》 |
|
美术类二等奖 |
杨定坤 |
《天水一色》 |
|
美术类二等奖 |
李晓琪 |
《水乡》 |
|
美术类二等奖 |
聂宁洁 |
《金秋》 |
|
美术类二等奖 |
王丹 |
《花海》 |
|
美术类二等奖 |
汪晓兰 |
《暖春》 |
|
美术类二等奖 |
卫豪豪 |
《山》 |
|
美术类二等奖 |
王素君 |
《岸想》 |
|
美术类二等奖 |
张旭 |
《早鱼》 |
|
美术类三等奖 |
孙亿霞 |
《日出》 |
|
美术类三等奖 |
凌永旺 |
《秋后漫步》 |
|
美术类三等奖 |
葛蔓如 |
《古镇》 |
|
美术类三等奖 |
孙瑜琪 |
《乡》 |
|
表3 .第十六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获奖名单 |
|
奖项 |
参赛人员 |
作品名称 |
|
书法大赛三等奖 |
李苗苗 |
《将进酒》 |
|
书法大赛三等奖 |
许爱珍 |
《科技照亮未来》 |
|
摄影大赛二等奖 |
吴京燕 |
《惜春》 |
|
器乐大赛业余组三等奖 |
李世纪 |
《浏阳河》 |
|
征文大赛二等奖 |
余汇文 |
中国梦 我的梦 |
|
征文大赛二等奖 |
李洁 |
道阻且跻,砥砺前行 |
|
征文大赛三等奖 |
吕霄帆 |
中国很赞 |
|
征文大赛三等奖 |
薛琰 |
学习十九大精神,做新时代的接班人 |
|
征文大赛三等奖 |
王相楠 |
高77779193永利希望的镰刀 |
|
征文大赛三等奖 |
李浩龙 |
神州颂 |
|
征文大赛三等奖 |
张硕 |
献礼十九大 青春当自强 |
|
征文大赛三等奖 |
武永昌 |
心生向党 |
|
歌手大赛美声业余组三等奖 |
周航 |
《节日欢歌》 |
|
健美操大赛业余组三等奖 |
王永美 荆彤彤 程璐璐 黄寒月 化卓文 谢恬玥高 宇 常 敏 李 勇 郭旺旺 马帅伟 |
|
|
主持人大赛三等奖 |
田芳芳 |
|
|
舞蹈大赛业余组优秀奖 |
魏 琪 谷思冉 田濛濛等14人 |
《绒花》 |
|
创意大赛一等奖 |
王世飞 张世缘 申帅飞 王欣迪 牛梦海 杨幸林 许玉沛 |
智能无人快递网点 |
|
创意大赛二等奖 |
张鹏杰 李青松 李世圆 张送理 张浩强 齐中原 张志博 |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
|
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2项,优秀奖1项 |
|
目前,学院成立有水墨兰亭书法社、追梦吉他社、静默文学社、健美操协会、爵士舞协会、枯木逢春民谣社、未来动漫社8个大学生艺术类社团。各社团都制定了活动章程,配备了艺术指导老师。在辅导教师的组织帮助下,各社团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类艺术比赛及各种艺术作品的观摩鉴赏活动,承担学校各类庆典晚会及各级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表演能力,也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
为增强青年学生戏曲艺术素养和审美素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院承办了由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文化厅联合主办的“戏曲进校园”高校组巡演活动。
支撑材料:
附件[6-1]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开展艺术活动情况
附件[6-2]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开展校园艺术展演活动情况
附件[6-3]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参加省级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
情况
附件[6-4]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参加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
情况
附件[6-5]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学生艺术社团基本情况
附件[6-6]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承办大学生展演活动情况
七、师资队伍建设
学院按照“提升—造就—吸纳”的思路建设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推进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通过引进、培养、聘用等途径,形成了一支既有较高学术水平、教学水平,又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的专兼职公共艺术教育教师队伍,有效地保证了学院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需要。
(一)加强公共艺术师资队伍建设,师生比合理
多年来,学院坚持走“引进与培养并重,专职与外聘相结合”的路子,不断优化师资队伍建设。2017年以来随着在校生人数的波动,学院公共艺术教师与在校生人数比例始终保持在0.16%以上,截止2021年,学院公共艺术教师总人数15人,占在校生总人数的0.18%(见表2),其中专职教师8人,占艺术教师总人数的53.3%,具有硕士学位的专职教师6人,占专职教师总人数的比例75%。通过挖掘本院师资资源,合理利用校本部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创造适宜教学科研工作的宽松的学术氛围,吸引社会和其他高校教师前来授课等途径,不断优化教师队伍,以适用学院公共艺术发展多样化的需求。
表2 近五年公共艺术教育师生比例表
序号 |
年度 |
公共艺术教师总数 |
在校生人数 |
师生比例 |
专职教师人数 |
专职教师人数与公共艺术教师比例 |
1 |
2017 |
17 |
9092 |
0.18% |
12 |
71% |
2 |
2018 |
17 |
8671 |
0.19% |
12 |
71% |
3 |
2019 |
14 |
8088 |
0.16% |
9 |
64.3% |
4 |
2020 |
14 |
8782 |
0.16% |
7 |
50% |
5 |
2021 |
15 |
8775 |
0.18% |
8 |
53.3% |
(二)努力提升公共艺术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学院历来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原则。公共艺术课教师积极参与课内教学指导和艺术实践活动,同时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技能比赛和教改科研活动,并取得了较好成绩。近五年来,学院公共艺术教师公开发表论文22篇,通过省市级成果鉴定7项,省级以上展览或大赛中荣获8项大奖等。其中,张志伟老师指导的学生,在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荣获国家一等奖,并获得“优秀指导教师”;何凡老师指导的学生,在第八届全国美育展评中,荣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4项,并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
(三)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努力提高教师待遇
为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及专业素养,学院每年组织教师进行校内培训,并积极鼓励教师外出参加中短期专业培训,不断为教师的提升创造机会。近五年来,学院公共艺术教师先后参加了“教师基础素质培训”、“教师网络培训”、“职业咨询师”、“全国高校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网络培训”“新锦成•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师资培训”“全国高校创新创业师资培训”等中短期培训,2017年以来,学院50%以上的公共艺术教研室教师进行过中短期培训。
学院高度重视公共艺术教育发展。在职务评聘、工资、住房、奖励等方面,公共艺术教师享有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为了加强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学院采取各种有力措施,鼓励其积极参与职称评聘,支持和奖励他们参加校内外各项艺术类比赛,而且还为多名在新乡没房的公共艺术教师解决了住宿问题。
支撑材料:
附件[7-1]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师生比情况、专、兼职教师业务
档案信息情况
附件[7-2] 2017-2021年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教师参加校级各类
教学技能比赛获奖情况
附件[7-3] 2017-2021年公共艺术教师课程表、教学工作量表
附件[7-4]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关于印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
的通知、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关于印发《科研资助与
奖励办法》的通知、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公共艺术教
师指导学生参加省、国家级各类艺术比赛获奖情况
附件[7-5] 2017-2021年公共艺术教师参加中、短期培训情况
附件[7-6]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公共艺术教师职务评聘、工资待
遇、住房福利相关统计及文件、《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
办法通知》文件及2017-2021年艺术活动训练指导教师
工作量统计表
八、加大经费投入,改善教学设施条件
(一)经费投入与使用
为保证公共艺术的教育教学建设与发展,学院每年均将公共艺术教育经费纳入到学院年度财务预算中,为学院公共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五年来,学院公共艺术教育经费从2017年的42319.5元提高到了2021年的855000元。五年间,学院共支出公共艺术教育经费1724331.21元。其中,日常经费181789.71元,专项设施建设经费共1414070.5元,专项活动经费共133871元。
经费的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审批程序规范、严格、账目清楚、管理有序,没有截留、挤占、挪用等现象的发生,使用得当,有力地推动着学院公共艺术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办学条件
学院公共艺术教育基础条件完备,设施齐全。自2017年以来,公共艺术教育不断增设办学场地和设备,能够满足学院公共艺术教育教学需求。其中仅符合视听要求的多媒体教室、机房、形体室等多媒体教学设备价值就高达200多万元。学院为公共艺术教研室和教师配置了专门的办公室,为每一位艺术教师配备一台专用计算机,办公计算机与校园网、互联网相连。
我院图书馆藏有丰富的艺术类图书音像资料。截至目前,我院艺术类图书已达21392种,仅2017-2020年共购进11802种39920册;艺术类期刊一百多种,3000多册。音像资料共832种,仅2017-2020年共购进518种,1776张光盘。学院与校本部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料、资源共享,学院师生均办有学校图书馆借阅证,在图书资料借阅方面与院本部师生有同等待遇,同时在新校区学院图书馆大力建设下,仅新校区艺术类馆藏也能够很好满足公共艺术教学、科研的需求。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具有适合77779193永利办大型艺术教育活动的大型场馆七个及小型场馆八个,大型场馆分别为西校区图教201、西校区西体育广场、西校区行政楼三楼报告厅、西校区艺术学院演播厅、南校区B3-文学演练厅、南校区X2-1楼-文学实训室和南校区体育场。
图教201,面积350平方米,设有320个座位;行政楼3楼报告厅作为308个,面积400多平方米;艺术学院演播厅座位189个,面积300余平方米;西体育广场面积达15000平方米,能满足8000余人77779193永利办活动;南校区B3-文学演练厅,面积约717平方米,设有560个座位;南校区X2-1楼-文学实训室,面积约397平方米,设有303个座位;南校区体育场面积达17480平方米,能满足34960人(按每平方米2人计算)77779193永利办活动。12号楼8个多功能综合教室,每个合教面积180平方米,设有200个座位。西校区图教201和西校区西体育广场都设置有追光灯、LED灯、泊灯、回光灯、摇头灯、烟雾器、调光台等各种灯光,及舞台返听、双十五主音箱两对、调音台、均衡器、功放、耳麦、手持话筒等相关设备;南校区B3-文学演练厅设置有双雾机、放大器、光束灯、追光灯、控制台、调音台、无线话筒、扬声器、耳麦、音箱、功放、LED显示屏等相关设备;南校区X2-1楼-文学实训室设置有分配器、处理器、LED显示屏、无线手持话筒、音响等相关设备,能满足我院各种艺术教育活动和展演活动的需求。
支撑材料:
附件[8-1]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公共艺术教育经费预算及执行
原则说明
附件[8-2]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关于将公共艺术教育日常经费
纳入学校年度财务预算的决定
附件[8-3]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2017-2021年公共艺术教育财务
预算申报表
附件[8-4]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2017-2021年公共艺术教育经费
实际支出汇总表
附件[8-5]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2017-2021年公共艺术教育教学
经费使用、申请及财务支出凭证
附件[9-1]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活动场所及设施情况
附件[9-2]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公共艺术2017-2021年教学行政
用房统计详表
附件[9-3] 新科学院公共艺术符合视听要求的多媒体教学场地及
设备明细表
附件[9-4]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公共艺术专职教师专用电脑情
况统计表
附件[9-5]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2017-2020年艺术类设计类期刊
订购明细表
附件[9-6]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2017-2021年艺术类音像资料汇
总表
附件[9-7]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艺术类图书音像资料汇总表
九、主要问题及今后工作思路和措施
(一)存在问题
学院公共艺术教育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对新时期艺术教育规律、方法、途径探索不够;
2.教师整体科研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3.艺术活动经费投入还需继续加大;
4.师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工作思路和措施
1.巩固发展基础
继续加大投入,多种渠道挖掘内部潜力,改善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的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现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由传统形式向信息化发展的战略转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巩固课堂教学、加强实践教学
修订和完善课程开设计划、教学大纲,落实各项管理制度,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大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相结合力度,持续加强公共艺术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我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3.进一步提高教师整体科研水平
学院将进一步支持公共艺术教育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学术活动,组织他们到兄弟院校、科研基地、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企业交流、研讨和考察,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认识和科研水平。
4. 加强公共艺术教学规律的研究、努力探索公共艺术教育新模式
努力深入研究公共艺术教学规律,继续探索和实践教育新模式、新方法、新途径,使公共艺术教育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价值和作用更加凸显,达到党和国家对当代大学生艺术文化素质的培养要求。
二○二一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