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圳,性别:男。1989年3月25日出生,河南周口人,中共党员。于2009年9月至2011年6月就读于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2011年9月至今就业于河南省水利水电学校单位。
个人感悟:无论是阅读东西,还是学东西,或者不得不去面对自己从没有知识积累和经验的难题,都不能仅仅只停留在表面,对付了事。因为,这些经验、知识乃至解决它们的能力技巧,骨子里,其实是相通的,敷衍了这次,下次就得从头再来一次,是一种更加浪费时间和生命的行为。
对母校的感情:感谢母校,感谢你那良好的学习氛围,感谢你那先进的教学设施,感谢你那严谨的治学习惯。怀念那些为梦想奋斗的日子,怀念那些你追我赶的日子,怀念那些偶尔也在操场上玩闹的日子,怀念那些有哭也有笑的日子。它们会永远鲜活地印刻在我的脑海中。
刘炳辉,男,1987年9月13日出生,河南南阳人,中共党员。该同志于2006年9月至2010年6月就读于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 2010年7月通过深圳市公务员考试,录用为盐田区梅沙街道办事处社会事务科科员,2013年8月调入盐田区委组织部工作至今,现任中共深圳市盐田区委组织部录用调配科科长。
个人感悟:浮躁的社会更需要头脑清醒、充满激情的实干青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有所得。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
对母校的感情:最难忘是母校的培养教育。最难忘是老师的传道授业。最难忘是同学的青春愉悦。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武思源,2008年6月毕业于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城规系,同年7月至2016年5月就职于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6年6月就职于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河南分公司,担任规划景观室主任一职。工作8年来参与、负责的项目三百余项,涉及城市规划、民用、工业、市政工程等多个领域。曾获得“河南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中国机械工业勘察设计协会 优秀工程咨询勘察设计奖”等多个奖项,河南省首位荣获中国恒大集团所颁发的个人荣誉证书。
王洋洋,男,汉族,硕士,1988年9月16日出生,河南平顶山汝州市人,中共党员。该同志于2007年9月至2011年6月就读于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2011年9月至2014年6月就读于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就职于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15年9月至今就职于北京世纪千府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个人感悟:踏实,是我人生词典中最重要的词语。踏实其实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方向。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才是人生的最好态度。踏实是尘埃落地的盼望,是终有结果的喜悦,是超然的一种境界。踏实是每个人都应具有的优秀品质,做踏实的人,便是要做到不追名逐利,亦不好高骛远。其实做一个踏实的人,便是做人生的智者;做一个踏实人,便是赋予生命绝对的高度。踏实意味着你原来的努力已经得到了丰盈的回报,意味着你有足够的资本去领略春阳冬雪夏菏秋枫;踏实会给你悠然自得,会给你自信的从容,踏实是一份保障,是心和物质的双重拥有,踏实是无价的。
感恩母校:时光荏苒,转眼离开母校已经5年有余,对于母校的复杂情感一直没有来得及去仔细沉淀,今日安定思绪,写下这段文字时仿佛又回到了那段永远都割舍不掉的光阴。是的,我不否认,我的母校也许没有其他名校的太多光环围绕、荣誉加身。初入校门,我的心情并不平静,是对未来的彷徨吗?我不确定......可是时间会证明一切,母校以她的沉稳、大气包容着我那颗年少的心。厚重的学风、老师的教诲、同学的上进感染着我,一次次徜徉在图书馆、自习室,让我对本专业的知识有了越来越多的积淀。毕业数年,从初出茅庐的实习生到公司的项目负责人,从县市小村到在大城市立足,母校给我的不仅有物质上的馈赠,更是精神上的富足。怀念那青石板路的斑驳、草地角落的一抹斜阳,去聆听那朗朗的书声、去聆听老师的谆谆教诲。感恩我永远的母校——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
孙 茹,女,汉族,硕士,1987年12月5日出生,河南郑州人,中共党员。2007年9月至2011年6月就读于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2011年9月至2014年6月就读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2014年7月至2016年3月就职于匠人规划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3月至今就职于郑州市城乡规划局。
个人感悟:好好打基础。我们在本科阶段为所学的专业付出四年美好的青春时光,甚至有些人还要继续读研、读博,要花费七年甚至十余年的时间去学习城乡规划的全面知识,然后才是知识的应用。书到用时方恨少,在工作之后才后悔学生时代没有好好学习,将会是人生难以弥补的遗憾。竭尽全力付出热情。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以“之”为乐,才能真正地热爱规划事业。选择了规划,我们一生都要从事规划,与规划打交道。只有真正的了解、热爱这项事业,才会在学习、工作甚至生活中感到充实和愉悦。人生处处是选择,在面临选择时,只要不忘初心,我们就能目标明确、旗帜鲜明地不断前进。
对母校的感情:回忆本科的四年时光,有欢声笑语、有失落迷茫,更多的是收获与成长。感谢曾经教育过我的学校,给了我一个平台,让我对城乡规划有了初步、全面的认知;感谢曾经传道受业解惑的各位老师,给了我专业素养的提升和为人处世方面的提高;感谢时刻关注我们的系主任、辅导员老师,是他们的关怀让我们能够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也感谢曾经的同学,与我一起成熟,感谢母校!
罗红星,性别男,1985年02月17日出生,安徽安庆市人。该同志于2004年9月至2008年6月就读于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毕业后先后就职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深圳市宝安规划设计院,并多次参与深圳市、宝安区重大规划项目的研究工作;2014年加盟深圳市清华苑建筑与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任设计一所规划设计总监,并创建深圳市中道规划与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个人感悟:规划理论的积累决定了我们未来在专业道路上的深度,日新月异的规划、设计技能也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学习,这样在专业的道路上才能越走越远。城市规划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兼具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属性,伴随社会的不断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我们城市规划师应紧扣时代步伐向规划咨询师转变,像律师一样给客户提供全方位咨询。
对母校的感情:感恩母校指引了我们人生的方向,在这里我们挥霍了青春、也凝聚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激励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砥砺前行。感恩母校,我衷心地祝愿母校的明天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