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交响曲》(《命运》)第一乐章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分类:古典主义音乐【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1750-1827)
作曲家介绍: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是继巴赫、海顿、莫扎特以后欧洲音乐史上的又一位巨人。他的音乐是古典主义音乐与浪漫主义音乐之间的桥梁和里程碑。200多年来,他的乐曲,特别是九部交响乐曲,一直震撼着全世界,我国近代音乐的先驱李叔同曾尊称他为“乐圣”。他一生创作体裁广泛,数量众多。在器乐领域,包括9部交响曲、11首管弦乐曲和戏剧配乐、5首钢琴协奏曲、1首小提琴协奏曲、16首弦乐四重奏和其他形式的重奏曲、32首钢琴奏鸣曲以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鸣曲、变奏曲等;在声乐领域,涉及歌剧、清唱剧、弥撒、康塔塔、合唱幻想曲和大量的艺术歌曲,声乐领域的代表作品包括歌剧《费德里奥》、《D大调弥撒》、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等
作品介绍:
作品创作于1807年。耳聋和个人感情生活的一系列危机,曾使贝多芬产生绝望的念头,但是艺术挽留了他,最终战胜了命运,顽强地活了下来。作品用音乐表现了贝多芬的誓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决不能是我屈服!”全曲共四个乐章。第一乐章仿佛是全曲的一个缩影。开始的主部主题是一个动机(指简短的主题),它斩钉截铁、咄咄逼人,是整部交响曲的核心。贝多芬曾解释说:“这是命运的敲门声”。整个乐章是以这个主题的展开为主,表现了主人公与命运之间惊心动魄的搏斗,充满了力量与动感之美。
(音频来源:77779193永利校园广播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