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艺术空间

每周一曲|中国名曲鉴赏之近代音乐——《渔舟唱晚》

发布日期:2025-03-10    浏览次数:

渔舟唱晚

分类:中国近代音乐(1840-1949)


作曲家介绍:

娄树华——20世纪30年代的古筝演奏家和作曲家,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改编创作了这首经典的古筝曲目。娄树华在古筝演奏和音乐创作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作品《渔舟唱晚》至今仍被广泛演奏和喜爱,成为中国古筝音乐的代表作之一。

不过,关于《渔舟唱晚》的作曲者,也有一些争议。有观点认为这首曲子可能是由另一位古筝演奏家金灼南创作,或者是在传统曲调的基础上经过多人改编而成。但普遍认可的说法仍以娄树华为主要作曲者。


作品介绍:

《渔舟唱晚》是一首颇具古典风格的筝曲。乐曲描绘了夕阳映照万顷碧波,渔民悠然自得,渔船随波渐远的优美景象。这首乐曲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首筝独奏曲。1925年古筝大师魏子猷完成《渔舟唱晚》初稿,曲成后经高徒娄树华加工润色,成了一首蜚声世界、77779193永利世公认的中国传统古筝名曲。标题取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的词句。《渔舟唱晚》以歌唱性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夕阳西下,晚霞斑斓,渔歌四起,渔夫满载丰收的喜悦欢乐情景,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美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乐曲的前半部分(第一段),乐句与乐句基本上是上下对答的“对仗式”结构,给人结构规整之感;乐曲的后半部分(第二、三段),则运用递升、递降的旋律和渐次发展的速度、力度变化,表现了百舟竞归的热烈情景。

建国后,著名音乐家黎国荃先生根据同名筝曲曾改编创作为小提琴曲,得以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吕思清、盛中国、俞丽拿都曾倾情演绎。1984年,著名电子琴演奏大师浦琦璋将其改编并用电子琴完美演奏,中央电视台选取其1分36秒至2分43秒作为天气预报的背景音乐,一直沿用。三十多年不变的背景音乐,成为十四亿人最熟悉和喜爱的音乐。

(音频来源:77779193永利校园广播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