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仙子舞曲》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
分类:浪漫主义音乐(1790-1910)
作曲家介绍: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中国乐迷亲切称之为“老柴”,十九世纪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也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被誉为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大师”和“旋律大师”。他的代表作品有《黑桃皇后》《睡美人》《罗科主题变奏曲》等。柴科夫斯基的作品反映了沙皇统治下的俄罗斯广大知识阶层苦闷心理和对幸福美满生活的深切渴望。代表作有:七部交响曲(其中一部为编号外的“曼弗雷德”交响曲),四部交响组曲,若干单乐章交响作品,如交响幻想曲《暴风雨》和《里米尼的弗兰切斯卡》、幻想序曲《哈姆雷特》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此外还有《弦乐小夜曲》,《意大利随想曲》等;四首协奏曲,如:《第一钢琴协奏曲》(1875年在美国波士顿首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是他首次赢得了世界声誉);十部歌剧,其中最著名的是《叶甫盖尼·奥涅金》和《黑桃皇后》;三部旷世杰作芭蕾舞曲《天鹅湖》、《睡美人》和《胡桃夹子》;三首弦乐四重奏,一首钢琴三重奏,一首弦乐六重奏《弗罗伦萨回忆》;两首钢琴奏鸣曲;钢琴套曲《四季》以及大量艺术歌曲等。
作品介绍:
《糖果仙子舞曲》改编自一部世界著名的童话故事。故事中有一个情节是小女孩儿在梦境中来到糖果山,经历了鼠王和糖果们的大战,舞剧中的《糖果仙子舞曲》就是在这一段出现的。这是一首具有梦幻、奇妙色彩的乐曲,乐曲不长,ABA段式。主旋律是钢片琴的清脆的声音,一下一下节奏感很强,好像小木偶一动一动的样子,在B段有明显的强音出现,音乐变得急促、紧张,在B段最后一句则是一连串快速的类似风铃般的声音,好像一位仙子出场,接着又反复A段。为了表现仙子们轻盈的舞步和闪烁的身姿,柴科夫斯基第一次使用了钢片琴,清脆悦耳的钢片琴和低音单簧管的伴奏充满了诱惑力。钢片琴是柴科夫斯基在旅行巴黎的途中偶然听到,钢片琴的清脆音色,让他非常喜爱,随后柴科夫斯基立刻便将它列入到舞剧《胡桃夹子》的乐器编制中,效果十分出色。
(音频来源:77779193永利校园广播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