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河南科技学院在行政办公楼三楼多功能报告厅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形势、研究问题、明确任务,部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校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强化责任,开创我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全体校领导,处级干部,各学院团委书记、辅导员,机关党务政工干部和思政课教师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校长李成伟主持。
会上,院党委书记张忠迪代表我院作典型发言。他讲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科学院党委按照学校党委部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把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一是建好主力军,着力在队伍建设上下功夫,按照“政治强、作风硬、业务精、水平高”的总体要求,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工作的重点。二是抓好主渠道,着力在课堂育人上下功夫,针对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特点和思想政治课的授课特点,提出了加强监管、建好队伍、创新授课方式方法,着力发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上的作用。三是用好新资源,着力在文化育人上下功夫,坚持以文化人,深挖传统文化育人资源,探索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工作中,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各种活动中感受到思想和文化的力量,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四是构建新体制,着力在协同育人上下功夫,根据独立学院学生思想特点,在13个教学系和职能部门成立了14个党总支,在组织构架上逐步实现党委、党总支和党支部三级设置和管理模式。五是聚焦主战场,着力在互联网+上下功夫,针对互联网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主战场和前沿阵地的实际,加强了网络空间建设改革创新。
最后,他讲到,思想政治工作为学院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也为学院转型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实现了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体现人才培养质量的考研率、参加国家、省级各类大赛获奖人数等连年创新高,体现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的报考率、新生报到率、就业率连年提升。
附录:
以立德树人为中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育人全程
——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发言
(2017年6月9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科学院党委按照校党委部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借此机会,简要汇报近年来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建好主力军,着力在队伍建设上下功夫
按照“政治强、作风硬、业务精、水平高” 的总体要求,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思政工作的重点。一是完善辅导员队伍建设机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中长期目标。二是通过77779193永利办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设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研究课题等,打造全面检验和提升辅导员队伍综合素质的实践平台。三是通过组织“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为主题的辅导员专题培训班,邀请校内外学工专家面对面为我院辅导员传授经验等,从多方面提升工作水平和能力,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成长需求。四是通过提高辅导员个人待遇、完善辅导员队伍的晋升和激励机制,为辅导员开展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机制保障。近三年来,学院共有8名辅导员荣获全国、全省优秀辅导员称号,一批骨干辅导员成长成为思政专家,辅导员队伍思想稳定 ,干事创业能力强,为学院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二、抓牢主渠道,着力在课堂育人上下功夫
针对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特点和思想政治课的授课特点,提出了加强监管、建好队伍、创新授课方式方法,着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上下功夫。一是加强课堂管理,要求所有领导班子每学期必须听一次思想政治理论课,并及时反馈听课意见。二是针对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轻的实际,强化了外出培训力度,近两年共派出40余名教师进行了各类中短期培训。三是着力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学生定期沟通联系制度,加强对90后大学生话语体系的研究,在2017年教育部组织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听课中,我院学生课堂听课秩序和教师的精心准备得到了教育部专家的肯定。
三、构建新体制,着力在协同育人上下功夫
根据独立学院学生思想特点,在13个教学系和职能部门成立了14个党总支,从组织构架上实现了党委、党总支和党支部三级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四必清、五必谈、六必访”思想政治工作体制,厘清了党委委员、党总支书记、辅导员、各部门负责人在教职工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职责,明确了责任。细化了学生辅导员入驻学生宿舍制度,在学生宿舍设立了心理咨询室。通过组织构架和管理模式创新,较好的实现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把教职工和学生思想上存在的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在潜移默化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升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形成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大格局。
四、聚焦主战场,着力在互联网育人上下功夫
针对互联网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主战场和前沿阵地的实际,我们把互联网作为育人的主战场。一是加强思政工作队伍的培训,要求他们成为运用互联网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专家;二是投资三十万元更新了学院全部的网站,建立了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舆情监控和服务学生成长三位一体的“新科学院官方微信”、“新科新青年”、“清风新科”、各系官方微信微博平台,引导师生共同打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网络空间。三是加强辅导员与学生的QQ群、微信群、贴吧等网络新媒体群管理,创新思政工作话语方式,通过网上网下实时互动,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及时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不断提升网络舆情的引导能力,使互联网成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阵地。
五、打好文化牌,着力在文化育人上下功夫
近年来,新科学院坚持以文化人,深挖传统文化育人资源,探索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工作中,先后开展了征集院徽、院训、院歌活动;在录取通知书中加放了“四书”中的《大学》经文;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增加了品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在全体师生中开展了“礼敬优秀传统文化,品读书香促党建”、“星空讲堂”等系列活动;在全院开展以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读书年”活动,倡导师生“每天静心读书1小时”。同时,在《新科院报》上开辟“品经典·润人生”、“他山之石”板块;在学生宿舍打造“文化走廊”等,营造出书香盈门、儒雅文明、洁净祥和、生机勃勃的人文环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各种活动中感受到思想和文化的力量,增强了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学院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体现人才培养质量的考研率、参加国家、省级各类大赛获奖人数等连创新高;体现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的报考率、新生报到率、就业率连年提升。培养的学生能把个人理想追求与国家需要相结合,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毕业生在“三支一扶”、“特岗计划”、“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中表现突出。在中组部组织的援疆计划中,近三年学院有25名学生到新疆工作。2017年,全省分配给新科学院8个指标的情况下,鉴于学生面试的优异表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组织部直接确定了我院14名学生到南疆地区工作,录取人数位居河南高校第一位,有力的支援了边疆建设。以实际行动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