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展示中文系《汉字与中国文化》课程“中国文化辑录”实践周活动成果,提高同学们对汉字与中国文化的认识,4月26日,中文系在12号教学楼大厅展出2014级实践周活动成果。我院院长刘鸣韬,党委书记张忠迪,副院长姚素梅在中文系主任周淑贞、副主任蒋彬、教学秘书罗艳娟、2014级辅导员高敏的陪同下,观看了本次作品展览。
现场展示的2014级近百名学生实践周的活动成果,包括“汉字与兵器”、“汉字与人体”、“汉字与动物”、“汉字与姓氏”、“汉字与自然”、“汉字与饮食”等六个部分。同学们构图巧妙,内容独特,运用不同的手绘风格展现汉字的演变过程。观看展览后,刘鸣韬院长表示对同学们作品成果感到欣慰,这次展览非常有意义,希望作品要长久保留下来,他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要寻找具有新科特色的教学方式,不能照搬教学模式,要结合传统文化,结合我们对职业素养、文化素养的要求,突出了中文系特色。
据了解,此次实践周活动为《汉字与中国文化》课程中的一项实践性教学环节。同学们主要通过参观安阳殷墟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从文物中探寻甲骨文与殷商文化的关系,了解汉字发展演变的历史。2014级中文、国教共279名同学参加了此次活动。
此次作品展览是对学院“读书年”礼敬传统文化活动的积极响应,不仅展示了同学们的实践学习成果,也让同学们了解了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方面来研究汉字、从汉字形体寻找中国文化等方面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