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当前位置: 学校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校新闻 | 正文
院长梅宪宾教授在2013届毕业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3-05-15   浏览次数:

校长助理、新科学院院长 梅宪宾

同学们: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在这里隆重77779193永利行2013届毕业生毕业典礼暨学士学位授予仪式。首先,我代表学院全体师生对圆满完成大学学业的2013届毕业生表示热烈的祝贺!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每年的这个时候,我总会被这种熟悉的气氛所感染:教室里精彩的毕业晚会、校园里热情的合影留念、网络上深情的往昔回忆……这些场景久久萦绕在我的心头,让我从中感受到同学们之间纯真的友谊,感受到了同学们这四年来的成长和变化,更感受到了同学们“放飞理想、成就事业”的渴望与激情。在同学们即将奔赴祖国各条战线建功立业的时候,我心中既充满了幸福与欣慰,又饱含着一丝不舍与牵挂。

    同学们,今年恰逢新科学院建院10周年。同学们是学院发展的见证者,更是学院建设的参与者。学院事业的每一点进步都凝聚着大家青春的汗水,学院前进的每一个步伐都留下了大家拼搏进取的印记。同学们的成长与学院的发展相互交织,奏出了一曲美妙的青春乐章。在大家即将告别母校,踏上各自新征程的时候,我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始终铭记这美好的四年大学时光。母校会一如既往地关心同学们的成长和进步,老师们永远期待着同学们捷报频传,喜事不断。同学们,请记住,你们永远是母校的骄傲和自豪。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同志在当选国家主席后发表重要讲话,均提到了“中国梦”。“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地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中国梦,也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梦!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后备力量。作为大学毕业生,要主动将自己的成长成才与实现“中国梦”结合起来,积极投身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中去。要做到这些,就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做一个自立自强的人。自立自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支撑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境界,是流淌在中华民族文明血管中生生不息的血液,是中国人民代代相传的传世之宝。自立自强与国家强盛是有机统一的,没有国家梦想的实现,就不会有个人梦想的实现;只有每个人都自立自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能自立自强。现在,我们的国家正在走向富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无比光明的前景、大家都有实现梦想的广阔舞台。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自己,学会自尊,增强自信,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自立自强的人。

    第二,要做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志存高远,就是要有志于对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从一统山河的嬴政到开拓民主的孙中山,从移山开路的愚公到建立新中国的毛泽东。纵观古今,历览群雄,唯有志存高远方能成就一番大事业。但历史上天资聪颖无大志,最终垂老、碌碌无为者也不乏其例。众所周知的方仲永,其先天智商很高,其才华横溢也着实让人望尘莫及,但由于没有远大理想,安于现状,最终落得个“泯然众人矣”的悲惨境地。大学生当以史为鉴,放眼未来,志存高远,更好地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只有如此,才能担负起实现“中国梦”的历史重担。

    第三,要做一个终身学习的人。古人说“学不可以已”,也就是说学习没有止境。毕业不是学习的终结,而是新的学习阶段的开始。只有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探求新知,才能永葆思想活力,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愿同学们继续发扬“勤学善思,明辨笃行”的优良学风,把终身学习作为一种自觉的追求,作为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重要源泉,虚心向社会学习,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不断吸纳知识,历练心智,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希望同学们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不断开阔新眼界、增长新本领,只有这样,才能在百舸争流的时代引领航向。

    第四,要做一个勇于创新的人。歌德曾经说过:“不断变革创新,就会充满青春活力;否则,则可能会变得僵化。”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充分释放大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潜力,对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具有根本性、战略性意义。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面对前无古人的事业,始终与民族共命运、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发展的大学毕业生,只有发奋学习、认真钻研、踏实苦干、不断创新,才能无愧于伟大的时代、神圣的责任,才能让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绽放灿烂的青春之花。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最后,衷心祝愿同学们一路顺风,前程似锦!期待大家无愧于社会、无愧于时代!诚心地希望同学们热爱母校、“常回家看看”!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