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79193永利
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课堂教学质量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为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客观、公正地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激励和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根据《教育部 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师〔2016〕7号)《中共教育部党组织 关于加强高校课堂教学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指导意见》(教高〔2017〕51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修订本办法。
第二章 评价目的
第二条 进一步强化教学工作中心地位。通过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增强教书育人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加大对教学工作的精力投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第三条 加强教风建设,提升教学质量。通过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为教师提高授课质量提供比较准确的反馈信息,帮助教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风建设,引领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第四条 促进各教学单位加强课堂教学的管理。通过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为教学管理部门及教学管理人员提供教师教学工作信息,以全面掌握学校教学状况,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为教师的评先、评优、职称评聘、岗位聘任和年终考核提供依据。
第三章 评价原则
第五条 全面评价原则。承担每学期开设课程教学任务的所有教师均应接受评价;所有修读课程的学生均应对承担该课程教学的教师进行评价。
第六条 公开、公平、公正原则。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属性、过程和效果。注重客观条件与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目标、条件、过程和效果相结合。
第七条 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教学过程评价与期末评价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学生、同行、学院及督导多维度综合评价,引导和激励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第四章 评价范围与方法
第八条 凡承担本(专)科理论课程、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体育等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均应接受课堂教学质量评价。
第九条 同一教师在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不同班级开设同一门课程,每个班级的学生都须进行评价。
第十条 获得下列荣誉或奖项之一者,且本学期授课时数符合有关规定的,获奖学期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可直接定为优秀:
(一)参加校级课堂教学创新大赛、教学技能大赛、观摩教学比赛等比赛(竞赛)一等奖获得者;
(二)参加省级教学创新大赛、教学技能大赛等教学竞赛一、二等奖获得者;
(三)参加国家级教学创新大赛、教学技能大赛获奖者;
(四)获得省级及以上优秀教师、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者;
(五)获得省级及以上“教学名师”者;
(六)获得省级及以上“五一劳动奖章”者。
第十一条 本学期教师授课低于30学时,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等级不能评为优秀。
第十二条 学生反映教学存在较大问题且经查证属实的,该教师本学期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等级不得高于合格。
第十三条 对出现Ⅱ级及其以上教学事故者,其本学期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等级一律定为不合格;出现Ⅲ级教学事故者,其本学期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等级不得高于合格。
第十四条 参加工作时间不满一学期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不确定等级。
第十五条 教学质量评价为优秀的教师数量不超过本学期授课教师总数的30%。
第五章 评价组织与管理
第十六条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由教学评估办公室负责组织,各学院和相关部门配合实施。
第十七条 学生评价。学生评价采取网上评教方式进行,各学院要根据教学评价工作安排,向学生讲明评价的目的、意义和作用,教育学生严肃、认真、公正、客观地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学生评价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学态度、课后辅导答疑与批改作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
第十八条 同行评价。由各学院及授课单位组织,教研室负责实施,要求覆盖本学院所有开设的课程。主要考查教师的课前准备、课堂讲授、课后延伸以及课堂考核等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包括随堂听课评价、教学文档规范与教学效果和教学态度评价两部分。
(一)随堂听课评价。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组织与管理、语言教态、教学特色与效果、学生课堂参与情况等方面对教师课堂授课水平进行评价。每位受评教师的听课专家(或同行)人次数由各学院确定。
(二)教学文档规范与教学效果和教学态度评价。对教师当年主讲课程的教学文档及教学效果(主要包括教学日历、教案、教学记录表、作业批阅、试卷评阅及试卷分析、学生考核成绩等)进行检查评价。
第十九条 学院评价。各学院成立课堂教学质量考核评价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学院副书记及主管教学的副院长任副组长,成员一般应包括院级督导员、教学秘书、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教师代表等,通过听课、召开学生座谈会、抽查学生作业和教师授课教案及有关教学文档资料等多种形式,对全院教师课堂教学情况(包括师德师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工作量和教学效果等)进行全面评价。
第二十条 督导评价。由教学评估办公室组织,根据课堂教学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性听课,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督导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基本文件(教材或讲义、教案、教学日历等)、教学进度、教学难重点、教学技能和课堂管理等。
第二十一条 每学期结束前,各学院及有关单位将本单位评价结果公示无异议后报送教学评估办公室。教学评估办公室将整体评价结果汇总后提交学校审核,在全校进行通报。
第六章 评价标准
第二十二条 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不同的课堂类别采用不同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见附件1)。理论课程评价指标主要突出理论教学共性的课堂教学准则,实验课程评价指标主要突出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的科学性,体育课程评价指标主要突出对学生身体素质和自我锻炼习惯的培养。
第二十三条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按评价主体可分为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学院评价和督导评价四个分项。四项评价均采用百分制,并依次按50%、10%、20%、20%的权重计算综合评分。学生评价侧重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同行评价侧重课堂教学水平的评价,学院评价侧重纪律、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的评价,督导评价侧重课堂教学规范、学生管理和教学方法的评价。
第二十四条 评价分值计算。教师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结果实行百分制计分。
综合评价分值=学生评价分值×50%+同行评价分值×10%+学院评价×20%+督导评价分值×20%。
若因特殊原因,没有教学督导评价分值时,综合评价分值=学生评价分值×50%+同行评价分值×15%+教学单位评价分值×35%。
第二十五条 评价的实施时间及评价等级。
(一)教学质量评价每学期进行一次,贯穿于教学工作全过程,评价工作在每学期第13-14周进行;
(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级;
(三)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可评定为优秀:①综合评价分值≥90分;②学生评价分值≥90分;
(四)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可评定为良好:①综合评价分值≥80分;②学生评价分值≥80分;
(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评定为合格:①80分>综合评价分值≥60分;②80分>学生评价分值≥60分;
(六)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评定为不合格:①综合评价分值<60分;②学生评价分值<60分;③出现教学事故被通报批评的。
第七章 评价结果的使用
第二十六条 教学评估办公室将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反馈到各学院及相关单位,并告知教师本人。对评价结果较差的教师,各学院要认真做好思想工作,帮助教师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提出改进意见,教学评估办公室将组织督导专家跟踪听课指导,以帮助教师尽快提高教学水平。
第二十七条 评价结果作为教师工作考核、职称评定和奖励等的基本依据。评价结果为优秀者作为教学名师等评选的必备条件之一;结果为良好及其以上作为优秀教师等评选的必备条件之一;评价结果为合格者,取消当年的评优评先资格;评价结果为不合格者,取消当年的评优评先资格,当年不得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半年内不得作为主讲教师承担教学任务,由所在单位对其进行培训和帮教,提高其教学水平和质量,通过试讲后,方可作为主讲教师承担教学任务。
第八章 其 它
第二十八条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必须认真规范、实事求是地进行。对于在评价工作中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并对单位负责人进行问责。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未尽事宜由教学评估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原《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办法(试行)》(院发字〔2017〕62号)自行废止。
附件:1.77779193永利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学生)
2.77779193永利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督导)
3.77779193永利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同行)
附件1
77779193永利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学生)
课程类型:理论课
评价指标 |
主要观测点基本要求 |
评价结果 |
优秀 |
良好 |
合格 |
不合格 |
教学态度 |
备课充分,讲课熟练 |
5 |
3 |
2 |
1 |
认真批改作业,耐心答疑 |
5 |
3 |
2 |
1 |
为人师表,注重教书育人,严格管理和要求学生 |
5 |
3 |
2 |
1 |
教学内容 |
教材选用得当 |
10 |
8 |
6 |
4 |
理论联系实际 |
10 |
8 |
6 |
4 |
内容充实,信息量大 |
10 |
8 |
6 |
4 |
循序渐进,重点突出,难点剖析清楚 |
10 |
8 |
6 |
4 |
教学方法与技能 |
讲课语言规范、清晰、准确、逻辑性强 |
10 |
8 |
6 |
4 |
善于启发,注重师生交流和学习方法指导 |
10 |
8 |
6 |
4 |
有效地利用各种教学辅助手段 |
10 |
8 |
6 |
4 |
教学效果 |
学生从本课程学到了知识、培养了能力 |
5 |
3 |
2 |
1 |
课堂气氛活跃、激发学习兴趣 |
10 |
8 |
6 |
4 |
77779193永利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学生)
课程类型:实验课
评价指标 |
主要观测点基本要求 |
评价结果 |
优秀 |
良好 |
合格 |
不合格 |
教学态度 |
准备充分,教师课前预做实验,学生课前预习 |
5 |
3 |
2 |
1 |
认真批改实验报告,耐心回答学生问题 |
5 |
3 |
2 |
1 |
严格管理,实验设备完好率高 |
5 |
3 |
2 |
1 |
教学内容 |
实验注意事项及仪器设备使用方法讲解清晰 |
10 |
8 |
6 |
4 |
语言准确简洁,内容讲解突出重点 |
5 |
3 |
2 |
1 |
实验指导书选用(编写)得当 |
5 |
3 |
2 |
1 |
示范实验操作规范、熟练 |
10 |
8 |
6 |
4 |
讲解与学生实验衔接自然,时间分配合理 |
10 |
8 |
6 |
4 |
实验方法 |
严格按要求进行分组 |
5 |
3 |
2 |
1 |
实验仪器设备使用熟练,操作规范 |
10 |
8 |
6 |
4 |
善于启发,有较好的训练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方法 |
10 |
8 |
6 |
4 |
实验效果 |
按时完成实验任务,达到实验目的 |
10 |
8 |
6 |
4 |
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创新意识明显提高 |
5 |
3 |
2 |
1 |
学生分析、处理实验数据能力明显提高 |
5 |
3 |
2 |
1 |
77779193永利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学生)
课程类型:体育课
评价指标 |
主要观测点基本要求 |
评价结果 |
优秀 |
良好 |
合格 |
不合格 |
教学态度 |
教学档案齐全,提前10分钟到达上课地点 |
5 |
3 |
2 |
1 |
安排专人借还体育器材 |
5 |
3 |
2 |
1 |
教师着装整洁,精神饱满 |
5 |
3 |
2 |
1 |
教学内容 |
场地、器材布置合理有序 |
5 |
3 |
2 |
1 |
教学内容完整,重点、难点讲解透彻 |
10 |
8 |
6 |
4 |
教学目标明确,内容安排科学合理 |
10 |
8 |
6 |
4 |
示范动作准确、规范,动作要领讲解清楚 |
10 |
8 |
6 |
4 |
时间安排合理,师生运动量适当 |
10 |
8 |
6 |
4 |
教学方法 |
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体运动兴趣的培养 |
10 |
8 |
6 |
4 |
控制全局,能收能放 |
5 |
3 |
2 |
1 |
口令正确、清晰 |
5 |
3 |
2 |
1 |
注重师生互动,及时纠正学生动作 |
5 |
3 |
2 |
1 |
教学效果 |
学生掌握了教学内容的基本要领,技能与素质得到提高 |
10 |
8 |
6 |
4 |
增进了学生身心健康,终身锻炼意识增强 |
5 |
3 |
2 |
1 |
附件2
77779193永利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督导)
评价指标 |
评价内容 |
评价结果 |
分值 |
得分 |
教学准备 |
教学文件完备,有教材(讲义)、教案、教学日历等。 |
10 |
|
提前到达教室,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 |
5 |
|
教学内容 |
教学进度与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吻合。 |
5 |
|
教学内容充实、信息量大,讲课熟练,条理性、科学性、系统性强,理论联系实际,能反映本学科发展现状。 |
10 |
|
教学内容重点突出,难点讲解透彻。 |
5 |
|
阐述问题简练准确,思路清晰,深入浅出。 |
5 |
|
注重培养和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10 |
|
教学技能 |
普通教学:板书紧扣中心内容、布局合理、文字工整,能有效地利用多种信息载体。 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精良、内容丰富、教学信息大,具有技术性和艺术性。 |
10 |
|
善于驾驭课堂,讲课生动,不照本宣科。 |
10 |
|
普通话标准,语速适中,用词准确、恰当,表现力强。 |
5 |
|
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活跃。 |
5 |
|
课堂管理 |
敢于纠正学生听课中的睡觉、讲话、玩手机等不良行为。 |
10 |
|
教学效果 |
学生注意力集中,听课认真,情绪高昂。 |
10 |
|
附件3
77779193永利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同行)
评价指标 |
评价内容 |
评价结果 |
分值 |
得分 |
教学准备 |
教学文件完备,携带有教材(讲义)、教案、教学日历等。 |
5 |
|
课前10分钟到达教室,做好上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
5 |
|
教学内容 |
教学内容能反映或联系学科发展的新思路、新成果。 |
5 |
|
教学内容重点突出,难点讲解透彻,内容准确、充实、信息量大。 |
10 |
|
优先选用国家、省推荐的优秀教材,适时给学生提供学习参考资料或学习网站。 |
5 |
|
教学进度与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吻合。 |
5 |
|
教学技能 |
普通教学:板书紧扣中心内容、布局合理、文字工整,能有效地利用多种信息载体。 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精良、内容丰富、教学信息大,具有技术性和艺术性。 |
10 |
|
善于驾驭课堂,讲课生动,不照本宣科。 |
10 |
|
普通话标准,语速适中,用词准确、恰当,表现力强。 |
5 |
|
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活跃。 |
5 |
|
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
5 |
|
课堂管理 |
敢于纠正学生听课中的睡觉、讲话、玩手机等不良行为。 |
5 |
|
教学态度 |
严格履行岗位职责,严谨治学,从严治教,师德高尚。 |
5 |
|
积极承担教学任务,教学工作量饱满。 |
10 |
|
按时批改作业,合理安排辅导答疑。 |
5 |
|
试卷命题、批改、试卷分析等符合学校有关要求。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