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代码:120601 标准学制:四年
一、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较好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坚实的外语、数学、计算机基础,扎实的经济、管理、信息、系统科学及相关学科理论基础,熟悉物流管理相关法规,掌握系统的供应链及物流管理理论知识,能够从事物流系统优化、物流业务运作及物流管理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流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等工商管理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物流管理技术与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一定的从事供应链物流系统规划、物流业务运作与物流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现代物流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 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 掌握从事物流系统优化、物流业务运作及物流管理的基本技能与方法;
4. 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及分析和解决物流管理实际问题基本能力;
5. 熟悉我国有关现代物流管理的方针、政策与法规及相关国际惯例和规则;
6. 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
7.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8. 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资料,并有一定的笔译和听、说、写的能力。
三、授予学位
管理学学士
四、主干学科
工商管理 管理科学与工程
五、主要课程设置
物流学、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物流工程、物流信息管理、国际物流、仓储运输管理、物流经济学、采购管理、物流设施与设备。
六、各类课程比例、学分学时分配、毕业最低学分要求
四平台课程学分/学时
|
课程教学(含课内实践)
|
实践环节
|
毕业要求
|
必修课
|
选修课
|
类别
|
学分/学时
|
学分
|
比例
|
学分
|
比例
|
通识教育
|
36.5/664
|
36.5
|
21.3%
|
|
|
1.课内实践学时:204/186
2.独立实践环节31周,26.5学分
|
毕业生需修满171学分
|
学科教育
|
38/626
|
38
|
22.2%
|
|
|
专业教育
|
64/1024
|
56
|
32.7%
|
8
|
4.7%
|
拓展教育
|
6/96
|
|
|
6
|
3.5%
|
合计
|
144.5/2410
|
130.5
|
76.2%
|
14
|
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