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教研室:
为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培养,调动教师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学院决定77779193永利办2024年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蓝工程系列活动之“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目标
通过77779193永利办公开课,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教学中的传帮带作用和青年教师的教学创新作用,聚焦问题,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引导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推进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创新,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师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二、组织领导
组长:郭勇
副组长:田萌
成员:蒋红哲、马艳红、何艳辉、张英姿
三、比赛内容及要求
1.说课与模拟授课
参赛教师针对所讲内容进行说课和模拟授课。说课 5 分钟,模拟授课时间为 15 分钟左右。
2.现场答辩
在比赛环节,根据模拟授课情况,领导小组重点围绕课堂教学理念、组织、实施与效果等进行提问,参赛教师回答,时间为 3 分钟以内。
四、参赛条件
除新入职教师外,年龄不超过45周岁(含45周岁)的77779193永利思政课教师,均可报名参加比赛。
五、比赛时间
2024年11月14日(第11周星期四)。
六、奖励
本次比赛中,设置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3名。
七、注意事项
1.各教研室要充分动员教师参加比赛及观摩本次比赛。
2.参赛人员讲课内容需与本人所授课程相关。
3.参赛教师须提交参赛讲课材料(电子版)。
4.未尽事宜由学院负责解释。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4年11月7日
附件1: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讲课比赛申请表
附件2: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讲课比赛安排表
附件3: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讲课比赛评审结果
附件4: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讲课比赛评分表
附件1: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讲课比赛申报表
教师姓名 |
出生年月 |
本校教龄 |
职称 |
联系方式 |
|
|
|
|
|
参赛课程名称 |
是否已主讲该课程 |
|
是□ 否□ |
讲课比赛内容 |
教学单元(第 *章*节或者专题*) |
教学内容 |
|
|
推荐意见 |
教研室负责人: 年 月 日 |
附件2: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讲课比赛安排表
时间: |
地点: |
评委: |
序号 |
姓名 |
教龄 |
参赛课程名称 |
备注 |
1 |
|
|
|
|
2 |
|
|
|
|
3 |
|
|
|
|
4 |
|
|
|
|
5 |
|
|
|
|
6 |
|
|
|
|
7 |
|
|
|
|
8 |
|
|
|
|
9 |
|
|
|
|
…… |
|
|
|
|
附件3: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讲课比赛评审结果
序号 |
姓名 |
教龄 |
参赛课程名称 |
获奖等级 |
1 |
|
|
|
|
2 |
|
|
|
|
3 |
|
|
|
|
4 |
|
|
|
|
5 |
|
|
|
|
6 |
|
|
|
|
7 |
|
|
|
|
8 |
|
|
|
|
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件4: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讲课比赛评分表
参赛教师姓名: 时间:2024年11月 14 日
项目 |
序号 |
评价要点 |
满分 |
得分 |
教学理念 |
1 |
教学理念体现“学生中心”教育理念,体现立德树人思想,符合学科特色与课程要求。 |
5 |
|
说课环节 |
2 |
教学目标分析能够体现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目标描述具体,可达成;学情分析客观准确;能够基于教学目标和学情确定教学内容以及教学重点、难点。 |
10 |
|
3 |
教学过程反映教学创新理念;能够和教学难重点呼应;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等能够有效支撑教学活动,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评价体现过程性评价等新理念。 |
5 |
|
4 |
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有所创新,体现“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OBE 教学理念。 |
5 |
|
教学内容 |
5 |
教学内容有深度、广度,体现高阶性、创新性与挑战度;反映学科前沿,使用质量高的教学资源。 |
10 |
|
6 |
教学重、难点处理恰当,关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 |
10 |
|
教学过程 |
7 |
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学,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
5 |
|
8 |
教学目标科学、准确,符合大纲要求、学科特点与学生实际,体现对知识、能力与思维等方面的要求。 |
10 |
|
9 |
教学组织有序,教学过程安排合理;创新教学方法与策略,注重教学互动,启发学生思考及问题解决。 |
10 |
|
10 |
以信息技术创设教学环境,支持教学创新。 |
5 |
|
11 |
创新考核评价的内容和方式,注重形成性评价与生成性问题的解决和应用。 |
5 |
|
教学效果 |
12 |
课堂讲授富有吸引力,学生知识、能力与思维得到发展,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 |
10 |
|
13 |
形成适合学科特色的教学模式, 具有较大借鉴和推广价值。 |
10 |
|
总评分 |
100 |
|
评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