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团委(团总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寄语精神,锚定“两个确保”,助力持续实施“十大战略”、统筹推进“十大建设”,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根据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学联等上级部门工作安排,结合我我校实际,决定在我校师生中开展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下简称“三下乡”社会实践)。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二、总体原则
(一)聚焦为党育人
牢牢把握为党育人主责主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忠实实践者。
(二)把准活动定位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紧扣“大思政课”建设要求,将“三下乡”社会实践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把握青年学生认知特点、成长规律,提升实践育人工作成效。
(三)注重工作统筹
注重项目联动、品牌互动,将“三下乡”社会实践与“小我融入大我”、“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返家乡”、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等工作项目融合开展,形成实践育人工作合力。
(四)坚持求真务实
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坚决反对形式主义、“摆拍走秀”,力戒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突出实际导向,引导和推动青年学生将社会观察、感悟思考、调查研究等成果收获转化为建设性意见和77779193永利措。
三、活动形式
(一)组团实践
2024年“三下乡”社会实践,主要从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文化传承、促进乡村振兴、服务基层群众、民族团结实践等6方面开展。
1.团队分类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团。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巩固拓展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成果,组织和引导学生将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相贯通,努力掌握这一科学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结合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生寄语精神、《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一、二卷)等内容,面向基层群众和青少年群体开展小规模、互动式、接地气的宣传宣讲。
(2)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组织青年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展仪式教育、学习体验、调查研究等,深刻领悟党的领导、领袖领航、制度优势、人民力量的关键作用,树立爱党报国信念、担当时代使命责任。结合河南特色,在实地实景中感受、领悟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愚公移山精神、南水北调精神等的内涵,汲取奋进力量。
(3)中华文化传承团。组织青年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通过广泛开展和参与非遗展演、文物保护、艺术创作、展馆参观等实践活动,领会“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一步增强历史自信、文化自信。
(4)乡村振兴促进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精神,组织青年学生深入乡村特别是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运用专业知识开展科技支农以及卫生医疗、基层治理、生态环保等活动。鼓励通过在基层团组织兼职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乡村发展、投身乡村振兴。
(5)基层服务践行团。组织青年学生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在基层一线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紧密结合自身学科专业,广泛开展科技推广、健康义诊、教育帮扶、法治宣讲、金融普及、环境保护、粮食节约等特色实践服务。结合我省民生实事项目,扎实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进村(社区)行动,通过传播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普及安全自护知识、培育提升法治素养等,进一步增强青少年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远离伤害、健康成长。
(6)民族团结实践团。组织在学校学习的西藏、新疆等民族地区学生就近开展“民族团结我践行”主题实践,通过生产劳动、政策宣讲、走访调研、结对交流等,当好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者、示范者和践行者,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团队申报
(1)团队应按照“立足专业,实践社会”的原则,结合自身所学,以小组活动为主要形式,有明确的社会对接单位,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2)原则上机电、经管、文法等三个学院需分别申报三个团队,其他学院需申报两个团队。团队指导教师需填写《77779193永利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申报表》,并制定活动方案、日程安排和应急预案,提交相关材料,经审批后可带队实践。
(3)每个团队人数要求控制在6人左右,一般不超过8人。
(4)各实践团队进行活动前,要结合自身活动做好前期准备,如条幅、宣传单、问卷以及车辆等。
(5)活动结束后,各团队应及时提交团队实践总结及活动图片材料,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先进团队和先进个人的评选。
(二)分散实践
分散实践以大学生返家乡自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或通过“向社区报到”等形式进行。“向社区报到”具体方案另行通知。
四、组团实践活动安排
(一)时间安排
1.申报阶段(6月17日——6月23日):发布通知,面向各学院团委征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2.审核阶段(6月24日——6月30日):汇总整理所有团队申报信息,并经由活动评审委员会对申报团队进行审核,确定立项团队并公示。
3.实践筹备(7月1日——7月5日):做好实践前准备工作,集中召集团队指导老师开展相关培训,各学院再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培训以及77779193永利办社会实践启动仪式。
4.实践实施(7月6日——8月):各实践团队在服务地具体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期间,结合实际,应强化工作品牌推广,加强媒体综合传播,提升实践活动社会影响力。
5.总结表彰(9月——10月):校团委组织评审各团队实践总结材料。其中,学院自主组队情况、实践成果转化情况、校内外媒体宣传情况、实践成果问辩情况等将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指标,最终根据综合考评结果进行总结表彰。
(二)组团实践实施要求
1.系统报备。项目立项后,各实践团队需在2024年7月12日前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官方网站(或“创青春”微信公众号—服务平台—三下乡)进行团队信息报备。
2.中期检查。各实践项目实施过程中,需及时在校内外媒体上进行宣传报道,并向校团委提供宣传链接或者相应图文材料。
3.团队评审。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各团队须完成一套实践总结材料,以学院为单位于9月8日前将电子版、纸质版统一报送校团委。材料包括:
(1)《77779193永利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实施情况表》;
(2)《77779193永利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实施情况汇总表》;
(3)团队实践活动总结;
(4)新闻宣传汇编材料(电视台、报刊、网络、微博、微信等);
(5)活动实施过程照片(最少5张,最多20张,照片拍摄规范,图像清晰,突出活动主题,大小需超过1MB);
(6)活动实施视频(视频分辨率要求不低于720P)。
如申报省级重点团队,须完成“五个一”实践任务,即办好一件惠民实事、进行一场主题宣讲、开展一次结对共建、提出一项务实建议、撰写一份调研报告。
4.表彰优秀。学校将根据团队申报书和团队实践结项材料,结合活动开展实际情况进行集中评审,设立“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奖、“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奖。同时,综合各学院(部)本学年暑假社会实践工作开展情况,评选出“优秀组织”奖。
联系人:郑俊珂
联系电话:0373-6330020
电子邮箱:xxgcxytwgy@126.com
“三下乡”社会实践官方网站:http://sxx.youth.cn
备注:本通知内所有材料模板请参考压缩包。
共青团77779193永利委员会
2024年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