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台概述
乡村文化振兴与法治建设研究中心建立于2023年8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秉承“面向社会、面向农村、面向基础”的学术方针,坚持“实际、实证、实验”的研究方法,以“豫北民俗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法治乡村建设”“中原乡村审美文化”“豫北乡村文化传播”为主要研究方向,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与法治建设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倾力为乡村振兴战略文化发展、法治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促进乡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二、发展目标
第一,提升我校在乡村文化振兴与法治建设领域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第二,推动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和创新发展。
第三,培养乡村文化振兴与法治建设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研究团队。
三、重点方向
中心聚焦“豫北民俗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法治乡村建设”“中原乡村审美文化”“豫北乡村文化传播”四大核心研究领域,致力于深度挖掘乡村文化的独特内涵与鲜明特点,全面剖析乡村社会法治问题及治理机制。中心所服务的产业行业主要聚焦文化产业、法律服务产业、乡村振兴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等领域。未来,中心将解决如何培养符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人才、如何促进科研成果快速转化应用于实际生产、如何提高地方经济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等重大问题。

(文法学院副院长罗艳娟参加河南省社科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授牌仪式)
四、平台队伍构成
“乡村文化振兴与法治建设研究中心”依托文法学院文学、法学、新闻学专业,中心以专家学者为学术带头人,中青年教师为中坚力量,同时也吸纳了校内相关学科以及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共同构成了一个专业且多元的研究团队。团队成员专业领域涵盖文学、语言学、法学、社会学、非遗研究、美学、新闻学、传播学等学科。目前中心64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6人、博士5人、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河南省优秀教师1人、河南省中青年法学家1人、国家督学1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2人。

五、目标规划
(一)人才队伍建设计划
第一,建立引育并77779193永利的人才建设机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吸引优秀的学者、研究人员和专家加入基地,特别是相关学科优秀青年博士的引进,为基地的建设发展提供后备力量,构筑人才高地。
第二,注重人才培养,建立系统的培训计划和导师制度,提供学术研究成长的机会和平台。搭建良好的团队合作和交流平台,加强与其他研究机构、高校、企事业单位等的合作,扩大和提升科研团队的学术影响力。
(二)科学研究计划
在“豫北民俗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法治乡村建设”“中原乡村审美文化”“豫北乡村文化传播”四个主要研究方向上,形成一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全面发展的高级别科研成果,积极完成省社科联组织的相关学术活动,努力把研究中心打造成国内具有影响力的乡村振兴文化与法治研究重镇。
(三)产学研合作与社会服务计划
1.产学研合作
横向项目合作:与豫北地区政府、文化机构、企业等合作,开展文化遗产保护、法治乡村建设等横向项目,共同推进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共建研发基地:联合豫北地区的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共建研发基地,开展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等活动,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2.技术转让与服务
技术转让:将研究成果进行技术转化,通过技术转让或合作开发的方式,推动相关技术在乡村地区的应用和推广。
咨询服务:为地方政府、企业提供文化遗产保护、法治乡村建设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与法治建设。
3.社会服务
文化普及活动:组织豫北文化遗产展览、法治宣传等活动,提高公众对乡村文化和法治建设的认识和参与度。
法治教育培训:开展针对乡村干部、村民的法治教育培训,提升乡村地区的法治意识和法治水平。
(四)人才培养计划
1.科研支撑教学改革创新
将研究成果融入教学内容,更新课程体系,推动教学改革创新,鼓励教师参加教学创新大赛,争取省级优秀突破;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
2.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包括导师制度、实践教学、学术交流等,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3.学生科研创新成果
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科研竞赛和学术活动,定期77779193永利办学生科研成果展示活动。
(五)学术交流计划
1.学术会议与交流活动
定期77779193永利办学术会议,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交流与合作,并承担重要学术会议的77779193永利办。
组织年会、学会、研究会等学术交流会,参与相关领域的学术活动,拓展研究视野,加强学术交流。
2.学术合作与项目联合
加强与国内外研究机构的合作,共同申报科研项目,开展合作研究;推动豫北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学术合作,共同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与法治建设的研究与发展。
3.成果展示与推广
定期发布研究成果,通过学术期刊、学术会议等途径进行成果展示与推广。利用新媒体平台,扩大研究成果的影响力,提高研究中心的知名度。
河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乡村文化振兴与法治建设研究中心”的获批与建设,是我院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这一成就不仅凝聚了文法学院全体教师的辛勤努力以及校领导的支持与指导,也将大力推动我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中心将严格遵循《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暂行)》(豫社科联字〔2020〕46号)的相关要求,切实做好基地平台建设和发展所需的各项保障工作,努力将“乡村文化振兴与法治建设研究中心”打造成为一张重要名片,助力学校高质量建设发展。